竞赛

1941、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对特殊作业、非常规作业以及生产区域内的临时性作业应实行许可管理,未经审批不得改变作业人员、范围、时间、地点和作业程序;签票人员不到现场、措施不落实、监护人员不在现场,不得开展作业。
1942、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对特级用火、一级起重、Ⅳ级高处作业、无氧作业、情况复杂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企业必须明确管理人员带班,并由操作人员实施现场监护。
1943、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施工过程中应落实防扬尘、噪声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按要求开展环境监测,依法合规处置污染物。
1944、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与劳动条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动态监控和定期检测、评价、公示,对超标场所进行监控。
1945、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需的个体防护装备,并要求员工正确穿戴,在易燃易爆区域推行使用阻燃工装。
1946、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对固定生产作业区、重点防范区、工地实施封闭化管理。
1947、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按重点目标防范等级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治安反恐标准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
1948、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明确交通工具、司乘人员、货物装卸和行驶路线等管理要求,管控交通风险。
1949、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信息预警机制,完善各类应急资源保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防疫能力。
1950、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建立厂际管廊、集输管道、长输管道日常巡线和企地警联动机制,遏制打孔盗油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制止管道占压和施工破坏等行为。
1951、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建立境外新设机构、新建项目风险评估机制,落实公共安全防范措施。
1952、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在“两特两重”期间实行公共安全升级管理。
1953、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无异味工厂”“无废工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做到依法合规,实现绿色洁净发展。
1954、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建立清洁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各级清洁生产责任,将清洁生产纳入规划、计划、建设、生产和经营等关键过程,并按要求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955、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不定期开展物料平衡、能量平衡、水平衡等核算,并对平衡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对标查找差距、挖掘潜力,制定实施提升方案,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1956、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设置节能、降耗、节水、降碳目标,积极实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措施,推进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
1957、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取新鲜水量,从主要生产过程减少废水产生。
1958、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对废水实施分级控制,实现雨污分流、污污分治,积极开展并联使用,提升污水回用率。应高效运行污水处理设施,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鼓励开展车间、装置内部排污计费工作。
1959、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开展污水管网压力流(尽可能可视化)改造;设置污(雨)水监控池、罐等,外排口安装离线监测设施,不合格污(雨)水回流至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1960、依据《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手册》,企业应对有组织源废气选择合适的治理工艺,建设废气处理设施,开展废气污染防治。废气处理设施应满足设计要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