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

24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对应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40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40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分级制度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40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应当合理收取费用。
240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启动应急响应,应当明确响应事项、级别、预计期限、应急处置措施等。
240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并可以按照规定给予相应补助。
240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人民政府依法给予处罚。
240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必须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
240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经常居住地申请职业病诊断。
24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以发放补贴替代提供防护用品。
24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
24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会无权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
24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需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提交。
24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仅能享受医疗待遇,无权要求经济赔偿。
24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需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241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业病病人,其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
2418、职业健康管理,是指对工作场所内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预防和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员工,促进和保障员工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2419、职业健康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
2420、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是集团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集团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