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2025基层管理人员HSE履职能力评估
4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即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3、依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44、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45、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理论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6、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视事故情况启动事故响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48、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49、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5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大体系”,即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5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5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迅速撤离。
53、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54、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现场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人业人员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不得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
5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56、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不可上岗作业。
57、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预案构成。
58、电焊机电源的控制装置必须是独立的,以保证安全。
59、一般B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60、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