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人员安全考核2

1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1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保密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1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164、某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 10万元的罚款。
16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6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16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即可。
16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6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1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应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7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不需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岗位津贴。
17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即可,不需要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7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1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7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
17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的驾驶培训由交通主管部门实行()管理
17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申请机动车登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机动车登记审查工作
17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17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规定。
18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公里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