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法律法规题库练习

14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应急值班。
14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掌握()。
14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14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145、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46、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办理()备案手续,报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但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147、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相关行为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人,需要给予( )、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48、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单位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犯罪,应如何处理?( )
149、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时,不可以依据以下哪种方式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
150、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 “有毒物质”?( )
151、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法所得” 在本解释中是指实施刑法相关规定的行为( )。
152、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解释自( )起施行。
153、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哪种情况属于 “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154、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被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55、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被认定为“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56、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被认定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57、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是指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158、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错误的是( )。
159、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以下错误的是( )。
160、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以下错误的是( )。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