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法律法规题库练习

26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下()行为属于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违法行为。
26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 )内容。
26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下()情况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迟报。
26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下()行为属于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谎报。
26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依照规定进行( )的处罚。
26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规定()。
26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有下列哪些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及时修订相关预案。
26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下列哪些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
26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
270、()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271、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272、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含( )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73、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致使( )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274、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列关于“有毒物质”认定的表述,正确的有
275、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哪些情况应当认定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
276、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事诉讼中可作为证据使用的监测数据有
277、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 )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278、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79、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80、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明知存在事故隐患、继续作业存在危险,仍然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