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法律法规题库练习

36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国家对相关设施建设予以支持。
362、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的管理、营运单位未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的,未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或者未配备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的,未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或者未将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调整工作岗位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363、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资金流入流出涉嫌恐怖主义融资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
364、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6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66、企业应当严格审核危险化学品承运方的相关资质 ,相关人员和运输车辆 ( 船舶 )应当符合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要求,所托运危险化学品的相关安全信息无需告知承运方。
367、企业当加强对剧毒化学品和高毒物品生产使用及废弃的重点环节安全监管 ,跟踪每个环节,建立接触人员的档案信息,防止发生剧毒化学品和高毒物品丢失、被盗及人员中毒事故。
368、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无需培训合格也可上岗。
36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7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
37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37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报告无需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37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事故的情况,涉嫌犯罪的嫌疑人逃匿的,司法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37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37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7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可以晚点补报。
37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应包含事故已经造成初步的经济损失。
37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38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至40%的罚款;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