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工高级考试试卷

81、在传统人物造型中,根据各种脸相的不同,用汉字的形状概括出“田、由、甲、申、国、口、用、日”八字来代表脸相的造型。
82、乐清黄杨木雕的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
83、乐清黄杨木雕的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
84、从乐清黄杨木雕的技法与刀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刀中中离不开雕刻的技法,在技法中又十分讲究刀法。
85、雕刻七法,即:构造切除法、相纹操刀法、先前而后+留实凿虚法、进刀行止法、勒剔切割法和抠刮代削法。
86、木雕的块面切除,是打坯中达到快捷的速度所选用的方法,即用毛笔在坯料上画出儿块多余的部分,用锯切去。
87、打坯或修光的进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木料纹路的走向,一定要顺着纹路行刀。因为有时木料纤维结构复杂,纹路穿插变化无常。
88、木雕的打坯或者修光都是按照先前而后的方法进行,尤其打坯,一定要严格遵循,给自己留有修补的余地。一块坏料从上下刀,高的部位在后,慢慢深入地往后退。
89、在木雕的修光过程中,需要采用进刀行止法,即右手操刀,左手握雕件,进行切削修光。这种刀法用大凿的较多,在操作时除注重看纹进刀外,还应注重进刀过程中的行止。
90、凿柄用肩窝顶进,在行刀修光切削时,尾指顶住工作台边沿或作品上,右手小指自然弯曲,用指力和腕力进刀,可行可止。
91、勒剔切割法在修光过程中,往往在较长的褶缝边角、凹凸地方,很难处理掉杂屑,要达到彻底、整洁利落,就必须用勒剔切割法除去杂屑。勒、剔、切、剪是一把雕刀的四种用法。
92、抠刮代削法在修光的过程中,作品动态复杂,有些部也无法切削,如深凹、窄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就采取抠刮代削法来达到修光的目的。这种刀法是用锋利的翘头凿来抠,直至光平。
93、凿是在雕刻过过程中,碰到有较浅的部位,或者是还需改动的地方,可以把作品搁在膝盖上,右手拿锤,左手握凿,凿去余料。这是需要凿、锤配合的凿料。
94、刻是指右手握凿,用肩窝顶,用力刻木,如用凿口斜侧刻,刻线、刻字、刻衣纹的走向,用三角凿刻入木料,这种握凿用凿方法称为刻。
95、削是指用凿的斜撇面削去木料的表层,慢慢地可以层层深人,削时用凿很浅薄,千万不可深切。为作品修光时首先要掌握“削”的握凿法。
96、剔是遇作品狭缝之处,或者深凹处,用斜刀和反圆口凿剔出余屑,使作品达到清晰明确。
97、抠是用圆口凿或者反圆口凿来挖,尤其是在镂雕中经常使用抠的技法,以表现出作品的玲珑剔透。
98、历代木雕工艺始终与建筑装饰相伴而行,共同创造了木雕艺术辉煌的历史。建筑装饰木雕一般分为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类。
99、大木雕刻主要是指梁、枋、斗棋、家具等构件上的装饰雕刻。
100、传统建筑木雕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材料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