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试卷

42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救援命令或者签有应急救援协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救援请求后,应当()参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4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42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42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425、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等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426、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办理()备案手续,报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但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42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规定()。
42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
429、()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43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经营单位未对()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导致发生严重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安全事故危害扩大,或者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未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431、()应组织承包商等相关方编制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
432、针对泄漏、火灾等可能造成周边公众()的事件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企地联动内容
433、编制应急预案应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在开展()的基础上进行。预案应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434、各单位应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单位内部专家评估。评估重点关注(),以及预案附件信息是否动态更新。
435、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或其附件,并依法办理重新备案。
436、应急演练可通过()等多种形式开展。
437、各单位应制定演练计划,直属企业()至少组织1 次实战演练;二级单位()至少组织1 次实战演练;基层单位()至少组织1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438、每次应急演练均应组织评估,并针对演练全过程总结讲评,重点评估()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439、企业应配备必要的()等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异常情况实时监控。报警信号要引入应急救援中心,实现同步监测、同步预警,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440、应急救援时应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救援,预案启动后第一时间成 立现场指挥部,明确(),严格控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科学组织救援。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