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我的新试卷
521、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遵循原则不包括( )。
522、某中央企业拒绝向督察组提供排污监测数据,这种行为可能面临( )。
52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 )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督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24、督察组在现场检查时,发现企业存在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应当立即要求企业采取的措施是( )。
525、某地方环保执法人员在配合督察组工作时,故意提供虚假执法记录,该行为的追责主体除执法人员外,还应包括( )。
526、中央企业督察整改方案在规定时限内报( )、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批准后实施。
527、某中央企业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为掩盖生态环境问题,指使下属销毁污染证据,这种行为属于( )。
528、某环保部门将群众举报材料泄露给被举报企业,这种行为属于( )。
529、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方案应当明确的内容不包括( )。
530、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制度。
531、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 )。
532、根据( )和( )等要求,2019年7月制定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首次明确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作为督察对象,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等作为督察重点,将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回头看”结合起来共同发力,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督察体制。
53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
534、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督察对象包括:( )
535、中央环保督察采取( )、( )、( )、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形式。
536、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般包括( )、( )、( )、( )等程序环节。
537、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 )或( )、( )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538、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行(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督察体制。
539、被督察对象在配合督察工作时,( )行为属于干扰、阻碍督察的情形。
540、企业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 )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