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运行手册(1)

1、飞行签派员和机长共同对飞机的签派放行负责;如果签派员和机长对签派放行的意见不一致,应采用( )的意见。
2、每次飞行必须获得飞行签派员的明确批准后方可放行。如果飞行签派员批准该次飞行之后,由于某种原因飞机超过预定起飞时刻( )小时而未起飞,则起飞前必须重新获得放行批准。
3、对于国内运行,如果飞机在签派放行单规定的中途机场着陆并停留超过( )小时;对于国际运行,飞机在中途机场着陆并停留超过( )小时,则必须经飞行签派员重新签派,否则不得从中途机场继续起飞。
4、空中一台发动机不工作的计划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起飞前,飞机必须符合飘降和越障的要求。飞机不得超过某一重量起飞,在该重量下,考虑到正常的燃油、滑油和航路上预计的环境温度,根据飞机飞行手册确定的一台发动机不工作时的飞行轨迹数据应当能够符合下列要求,假设当飞行途中最关键时出现一台发动机不工作,在预定飞行航路两侧各25公里宽度范围内的所有地形和障碍物上空至少( )米的高度上有正上升梯度,并且飞机在预定降落的机场上空( )米的高度上能保持正上升梯度。
5、等时点是航线上的一个计算点,从该点到两个特定机场之间的( )是相同的。
6、对于双发飞机,起飞备降场除满足作为备降场的气象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备降机场与起飞机场的距离不大于飞机使用一发失效时的巡航速度在静风条件下飞行( )小时的距离。
7、国内运行时对于按仪表规则签派的飞行,是否必须选择目的地备降场
8、按照仪表飞行规则签派飞机飞行前,如果天气实况报告、预报或者两者的组合表明,在飞机预计到达目的地机场时刻前后至少1小时的时间段内,该机场云底高度和能见度符合下列规定并且在每架飞机与签派室之间建立了独立可靠的通信系统进行全程监控,则可以不选择目的地备降场。一,机场云底高度至少在公布的最低的仪表进近最低标准中的最低下降高(或者决断高)之上( )米,或者在机场标高之上( )米取其中较高值;二,机场能见度至少为( )米,或者高于目的地机场所用仪表进近程序最低的适用能见度最低标准( )米以上,取其中较大者。
9、滑行时必须控制滑行速度,直线滑行时速度不得大于( )节,在障碍物地带的滑行速度不得大于( )节。
10、跟进滑行时必须保持与前机距离不得小于( )米。
11、滑行中从( )发现有交叉滑行的飞机,应主动避让。
12、168.获得起飞许可后,( )内必须起飞,否则需再次获得许可。
13、公司飞机在条件允许下均使用减推力起飞,在使用减推力起飞时,如果飞机自身性能或外界环境发生影响飞行安全的变化,( )将推力增至最大起飞推力。
14、按照全重起飞尾流间隔分类,737属于( ),757属于( )。
15、为避免尾流的影响,飞机之间应当保持足够的间隔,在起飞中应与前机保持的最低间隔为:前机为中型、重型机:间隔( )分钟,如果起飞是从跑道中段开始间隔( )分钟
16、起飞后是否立即转弯由机长根据气象条件和其他综合因素考虑决定。如果ATC或离场程序未作要求,通常在离地高度( )英尺或起飞紧急安全高度以下(以较高者为准)不应开始转弯。
17、起飞机场有相应的减噪程序,机长在收听通播时收到机场周围有雷雨,有风切变告警,此时机组是否可以拒绝执行公布的减噪音程序
18、为尽快在某一点前穿越某一高度层(通常由于间隔要求),可采用( )爬升
19、为尽快达到某一高度层,减小颠簸影响,或借助更有利的风向、风速,可采用( )爬升。
20、如果没有ATC的特殊指令,航路等待一律执行标准等待程序;飞机到达等待定位点( )分钟内应减速至小于或等于最大等待速度。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