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初级)

101、预制构件浇筑后的生产流程是()。
102、预制柱进场验收合格后,应在预制柱底部往上()处弹出标高控制线。
103、动态AR应用中虚实注册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延迟的影响
104、钢结构深化设计因为其(),在BIM应用软件出现之前,平面设计软件很难满足要求。
105、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和数量应()。
106、在工程总承包中担任“统筹者”的是()
107、IFC标准是一个类似面向对象的()
108、使用单位可以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
109、预制构件起吊后,应将预制构件提升()左右后,停稳构件,检查钢丝绳、吊具和预制构件状态。
110、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11、数字孪生的技术架构分为()层。
112、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应对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套筒、拉结件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必要时,应对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进行()。
113、关于预制构件模具允许偏差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4、大数据技术有以下哪些方面的特点()
115、传感识别层是联系()的纽带,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116、装配式建筑基本特征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
117、严禁擅自改动主体结构或改变房间的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擅自拆改燃气、暖通、电气等配套设施。()
11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的原则是()。
119、要实现智能建造,必须先满足以下条件:①要有一个信息化平台驱动;②要实现互联网传输;③要进行数字化设计;④机器人要能够代替人完成全部或部分施工,机器人完成的作业越多,智能建造的水平就越高。()
120、以下关于我国EPC工程总承包现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