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基层级管理人员
341、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 )、( )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342、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 ),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
343、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 )的原则。
344、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 )。
345、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 )措施。
346、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应当包括有效防止( )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措施。
347、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应当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 )等措施。
348、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对于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环境安全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落实( )和现场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
349、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 )的基础上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50、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 ),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351、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向公众公开本单位( )以及落实整改要求情况等环境信息。
35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不适用于以下哪些企业( )。
35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适用对象为涉及( )或释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的企业。
354、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近三年内因( )行为受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罚的企业,在已评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基础上调高一级,最高等级为重大。
355、依据《中国石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油田环境风险指数分为( )环境风险指数。
356、依据《中国石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指根据( ),对某种或某类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357、根据( )和( )等要求,2019年7月制定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首次明确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作为督察对象,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等作为督察重点,将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回头看”结合起来共同发力,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督察体制。
358、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
359、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督察对象包括:( )
360、中央环保督察采取( )、( )、( )、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