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级管理人员

521、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发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刑事立案等事件,责任单位(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送企管法律部,并抄报安全环保部,企管法律部按照有关程序上报集团公司。
522、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对已调离、转岗、退出现职或者离岗、退休人员,对生态环境事件负有责任且后果严重的,应严格追究责任。
523、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所属单位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承(分)包商生态环境事件,双方均为油田所属单位的,依据事件责任认定追究责任。
524、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由于单位主体责任,被中央环保督察认为存在重大问题的,或发生重大环保问题,被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作为事件通报或者挂牌督办的,或者约谈集团公司领导的,属于较大级生态环境事件。
525、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由于单位主体责任,导致油品或化学品泄漏量3吨以上100吨以下并排入外环境的,属于一般C级生态环境事件。
526、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因环保违法违规,受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罚款的,至少属于油田级生态环境事件。
527、根据《中原油田生态环境事件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获得批复就开工建设的,至少属于油田级生态环境事件。
528、《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贮存工业固体废物未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529、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
530、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531、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532、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勘查,进行现场勘查、检查或者询问,不得少于三人。
533、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案卷由组织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归档保存。
534、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有关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535、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查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间接经济损失情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
536、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情况。
537、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不包括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情况。
538、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应当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对环境风险的防范、隐患整改和应急处置情况。
539、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损害评估所需时间计入调查期限。
540、依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结论、环境影响和损失的评估结果等信息。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