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员

41、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42、标准的本质是“()”。
43、如果有特殊情况,在贯彻执行标准时有困难,应当说明理由,并且提出今后贯彻执行的步骤,报请()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44、国家标准的代号由()构成。
45、企业的标准代码由()构成。
46、提高生产率的依据是( )。
47、( )是使标准内各技术要素之间,标准与标准之间、标准与标准体系之间的关联、配合科学合理,使标准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充分发挥标准体系的整体效果,取得最佳效果。
48、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是指由()制定和颁布的属于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各项法律。
49、()工作是标准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安全上的可靠性、实施上的可操作性,都体现在这项工作中。
50、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后( )日内应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1、“( )”是标准体系的本质特征
52、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中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件和概念为( )。
53、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是()。
54、管理制度,多为针对管理工作的一般程序、要求和问题做出的规定,各部门制定各部门的,相比较管理标准体系而言,缺乏( )。
55、( )是以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岗位工作标准为主体。
56、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代表了标准体系的( )。
57、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执行( )标准,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8、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中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 )。
59、( )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它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
60、( )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