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班组长培训第七期
1、依据《中原油田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起重机械、索具、吊具及设备与架空输电线路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输电导线电压小于35Kv,最小安全距离为( )。
2、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二级单位应每( )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基层单位每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依据《中原油田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临时用电架空线应采用绝缘铜芯线,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严禁设在树木和脚手架上。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在施工现场不低于( ),穿越机动车道不低于( )。
4、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 )负责应急能力建设,组织突发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的制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和事件的应急处置。
5、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生产运行管理部负责 ( )应急值守,事故事件信息的接收和报告,协调调度油田内外部救援力量,传达油田应急 指挥中心指令,跟踪突发事件动态和处置进展,及时通报情况;
6、依据《中原油田HSE管理体系 手册》,各部门、各单位应积极开展员工应急和( )培训,提升岗位员工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能力。
7、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基层单位每( )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8、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指标:企业应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一般事故隐患和( )进行分级。
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否决项:( )及以上隐患未按期完成整改,评估不予通过。
10、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对重大风险应当编制( ),并建立包含风险部位、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评价情况的档案,档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完善。
1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企业( )全面负责组织开展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工作。
12、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 油田应急救援中心应加强( )、事故救援等综合职能,承担防火监督检查、消(气)防培训等职责。
13、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 )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14、依据《中原油田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灭火器的配置、外观检查( )进行一次,并填写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存档保留不少于 1 年。
15、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6、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 )后,方准上岗操作。
17、一般作业是指在生产区域进行的不涉及( )的其它作业。
18、依据《中原油田HSE管理体系》,各生产场站应设置( )设施,容量应满足生产和汛期应急需求。
19、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将( )作为一线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岗位技能,建立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的时间、 地点、内容及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
20、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安全生产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包括每( )要定期组织一次安全风险综合研判,遇有重大事故、重大变化、重大作业、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要组织开展安全风险专项研判,根据研判结果进行针对性部署安排和检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