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执法人员法律考试练习单选题
481、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
482、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 )先予执行。
483、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 )。
48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 )行政诉讼。
486、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 )。
487、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 )的行政行为。
488、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 )期限内履行。
489、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人民法院判决( )
490、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 )。
491、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
49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 )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493、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494、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 )作出裁判。
495、人民法院对( )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496、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转为普通程序。
497、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 )审查。
498、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再次发回重审。
499、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 )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500、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 )的诉讼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