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集团公司竞赛理论试题通用部分

106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06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1063、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检查中发现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的,应当视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064、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严格考核。考核不得收费。
1065、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安全培训的,保证安全培训的责任仍由被委托机构负责。
1066、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坚持以考促学、以讲促学,确保全体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106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06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且情节严重的,交罚款后允许作业环境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106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107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07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107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危险化学品用人单位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107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74、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适用《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1075、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适用《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1076、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
1077、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燃气经营者应当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并按照国家燃气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1078、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供气、用气合同的约定,对单位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1079、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可暂缓通知燃气用户。
1080、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经营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