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主要负责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题库(复审)

861、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酸化、压裂作业压裂后应对排液出口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根据结果采取人身防护措施。
86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自行延长报告提交期限至90日。
86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864、事故致因理论是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等特点,体现了人们对事故致因的探索进程,但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865、现代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866、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对风险、隐患、危险化学品等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867、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施工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868、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869、油气层中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越高,一旦井喷失控,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
870、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民用爆炸物品的储存应取得公安机关许可,储存库应定期评价。
871、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后,即可上岗作业。()
872、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只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负责人需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873、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874、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875、企业可以参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76、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书面统计分析表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报送,其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可不报送。
877、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钻井、井下作业、油气站场等重点生产作业场所应配备适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检测、检验。
878、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设备设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检测。
879、某射孔队承担A、B两支钻井队的射孔测试任务,该射孔队在A钻井队组装射孔装置(射孔器总成+起爆器)后,突然接到通知,A钻井队取消射孔测试,该射孔队队长李某决定将组装完成的射孔装置包裹严密后,直接送至B钻井队进行施工作业,李某的做法符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
880、依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规定,钻开油气层前,录井队应加强地层对比,及时向钻井队提出钻遇油气层地质预报。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