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随车吊考试题库
10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评估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向本企业一线岗位人员通报。
10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通过( )、登录并验证信息系统运行效果等方法全面开展评估。
103、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企业应明确全体人员职责;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实施方案。
104、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考核奖惩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等体系文件。
105、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进行的方式,针对划分的每一个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106、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不同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
107、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不同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别用( )颜色代表。
108、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企业应在有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等信息;企业应在有重大风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告知栏,标明危险源名称、风险等级、危害和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电话等信息。
10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指标: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相应层级(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等)的( )。
110、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指标:企业应按照排查计划,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由各层级分别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并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
11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信息化管理指标: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实现对隐患的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
11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持续改进指标: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其安全生产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113、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奖惩考核指标:应落实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评估结果予以奖惩,应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或奖金)挂钩。
114、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双重预防体系是以( )为主题,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建立的安全管理模式。
115、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及其(),应当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16、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及其相关()(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11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教育和(),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11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和()报告。
119、特种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20、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