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加载中... 
 
    
       
	
		
		
			分公司级
1、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无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2、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3、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应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4、员工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能力。 
		        	
				5、火灾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墙角蹲式前进,并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捂住口鼻,面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6、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交通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7、临时住宿点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用电线路,严禁使用超负荷电器。 
		        	
				8、在机动车道上,乘员不得从机动车辆右侧上下车,下车后不得匆忙横穿公路。 
		        	
				9、在任何事故现场,救助前首先要分析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危险,保证自身的安全。 
		        	
				10、楼梯、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11、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扩散性、烟气的恐怖性、烟气的减光性都妨碍人员逃生。 
		        	
				12、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13、所有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修理,由熟知电路常识的人来进行,其它人不允许随意拆装和修理。 
		        	
				14、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扑救。 
		        	
				15、严禁乱扔垃圾,撤离时应及时掩埋垃圾、恢复地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规定,严禁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1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上部,左右扫射。 
		        	
				18、员工(包括分包商员工)有权了解其岗位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9、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0、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或上报,对他人违章行为加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