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考试练习题

301、301.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将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调水符”。
302、302.江、浙一带,人们饮茶注重滋味、香气,喜欢用()茶具泡茶。
303、303.长江以北一带,人们喜爱用()茶具冲泡花茶。
304、304.沪杭宁等大中城市,人们爱好品饮细嫩名优茶,喜欢选用()茶具泡茶。
305、305.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将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
306、306.烹茗井在灵隐山,()曾经用它煮饮茶汤,因此而得名。
307、307.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308、308.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人们习惯小杯品啜乌龙茶,喜欢选用()茶具。
309、309.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310、310.陆羽泉水清味甘,陆羽以自凿泉水,烹自种之茶,在唐代被誉为()。
311、311.陆羽泉水清味甘,陆羽以自凿泉水,烹自种之茶,在唐代被誉为()。
312、312.陆羽泉水清味甘,陆羽以自凿泉水,烹自种之茶。在唐代被誉为()。
313、313.脑力劳动者崇尚雅致的()泡茶,细品缓啜。
314、314.体力劳动者常选用()泡茶,大口急饮。
315、315.()水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其味颇似汽水,用以和面烙饼、蒸馒头有既不用发酵,也不必用碱中和的奇特功效。
316、316.年青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泡茶。
317、317.根据茶具的质地和性能,冲泡乌龙茶宜选配下列()茶具。
318、318.()水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其味颇似汽水,用以和面烙饼、蒸馒头既不用发酵,也不必用碱中和的奇特功效。
319、319.神泉的水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其味颇似汽水,用以()有既不用发酵,也不必用碱中和的奇特功效。
320、320.神泉,水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其味颇似汽水,用以()既不用发酵,也不必用碱中和的奇特功效。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