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班组长培训第三期
2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信息化管理指标:指标:企业应在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平台注册,并每月度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和重大隐患。
23、依据《陆上钻井及井下作业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南》,现场应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内容至少涵盖( )、危险特征、去向、责任人等。
24、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 ),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5、依据《中原油田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临时用电作业原则上由配送电单位业务管理人员作为开票人,( )审批签发。
26、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是( )。
27、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企业应当( )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至少进行一次效能评估。
2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 )后,方准上岗操作。
2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否决项:风险分布图中( )与企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评估不通过。
30、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 )类。
31、对需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 )。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米,穿越道路时应加设防护套管。
32、作业井架二层台操作人员上岗前应检查( )完好情况。
33、吊装作业中,下列哪些行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
34、《中国石化作业许可管理规定》(JZGSH-B0803-21-015-2022-3)规定,作业期间应设监护人并实行分类管理,分为( )等监护形式。
35、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否决项:未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或未明确企业( )双重预防机制职责的,评估不予通过。
36、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超过作业许可证有效期限的,或( )导致风险防控措施失效的,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37、根据《中原油田应急管理细则》,坚持“全员应急”原则,加强全员( )和( )演练,落实全员应急责任,提升应急能力。
38、依据《中国石化境内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规范(试行)》(中国石化安〔2018〕88号),公共安全事件专指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次生灾害、社会或政治影响的( )等。
3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在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下( )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40、( )的,或工艺条件、作业条件、作业方式、作业环境改变导致风险防控措施失效的,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