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领导)法律法规及中国石化HSE管理制度题库

5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重点监管制度。
50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双倍处罚。
503、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
50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505、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506、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507、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可根据需要定制。
508、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从业条件,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
5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5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保密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5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512、某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 10万元的罚款。
5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5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应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51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不需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岗位津贴。
51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即可,不需要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5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