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初级)押题卷二

21、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是指( )。
22、外部欺诈事件是指()。
23、以下哪类风险事件不应当被划分为操作风险?( )
24、()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25、以下属于商业银行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的是( )。
26、考虑如下5个债券: 则上述债券的久期从短到长依次为()。
27、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法降低声誉风险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据此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认识,最不恰当的是()。
28、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的是()。
29、一银行2015年贷款应提准备为200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80%,则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为()。
30、国内商业银行界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法不包括()。
3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因素的分析与判断中,明显错误的是()。
32、目前普遍认为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最佳操作实践不包括()。
33、2018年年初某银行次级类贷款余额为1000亿元,其中在2018年年末转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金额之和为600亿元,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因回收减少了200亿元。则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
34、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作为还款保证,这种做法属于()管理策略。
35、( )是有效控制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
36、假设某商业银行存在负债敏感性缺口,此时市场利率上升会导致银行的净利息收入()。
37、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增强银行体系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
38、某企业由于财务印章被盗用,导致该企业在开户行的巨额存款在几天内被取走,给该行造成不良影响。从操作风险事件分类来看,该事件应归于()类别。
39、商业银行通常将( )看作对其经济价值威胁最大的风险。该类风险一旦发生并任其蔓延,将短时间内摧毁存款人乃至整个市场对商业银行的信心。
40、对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