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科级干部测试题库

26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开展程序为( )。
26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立、( )、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分析研判、风险评价分级、(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编制、风险分布四色图(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和岗位作业活动(常规状态、非常规状态)风险比较柱状图绘制、安全风险告知、( )、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改进、文件管理、( )等。
263、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各指标评估总分为100分,一级评估指标共( )个。
264、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评估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向本企业一线岗位人员通报。
265、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评估方案应包含但不限于评估时间、评估范围、评估组织、评估成员、任务分工、评估结果分析、持续改进等内容。
266、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通过( )、登录并验证信息系统运行效果等方法全面开展评估。
267、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企业应明确全体人员职责;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实施方案。
268、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计划,明确( )相关奖惩等。
26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考核奖惩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等体系文件。
270、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基本要求指标:安全生产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包括每( )要定期组织一次安全风险综合研判,遇有重大事故、重大变化、重大作业、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要组织开展安全风险专项研判,根据研判结果进行针对性部署安排和检查整治。
271、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企业应确定建立风险点清单,风险点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设备设施和所有常规、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27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进行的方式,针对划分的每一个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273、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在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下( )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274、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不同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
275、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不同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别用( )颜色代表。
276、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结合管控层级对不同层级、岗位人员进行询问,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部门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重大风险相关内容,不清楚的,一人次扣0.5分。
277、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制定管控措施时,应以( )为主,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应急处置措施为辅。
278、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企业应重点对( )、固有危险制定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应笼统宽泛,并能够有效落实。
279、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应当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描述、可能导致后果、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层级、排查频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
280、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风险分级管控指标:对重大风险应当编制( ),并建立包含风险部位、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评价情况的档案,档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完善。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