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32HSE监督
381、基层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识别出的风险清单进行( )。
382、(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383、风险分级管控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控制。
384、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 )的组合。
385、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 )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
386、基层单位应当组织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作业活动和涉及的设备、设施等开展风险识别,建立( ),形成基层单位( )。
387、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 )。
388、企业应建立由(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389、通过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391、隐患治理时企业应当根据( )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
393、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 )。
395、除了日常进行的隐患排查外,企业还需在(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等时机组织隐患排查。
396、根据有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引进新设备、应用新技术、使用新化学品时,要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397、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398、依据《中国石化安全风险评估指导意见》,风险矩阵中风险伤害后果需要考虑( )等影响,按严重性从轻微到特别重大分为7个等级。
399、依据《中国石化安全风险评估指导意见》,各单位应按照自下而上开展全业务、全流程的安全风险( ),逐级建立基层单位、二级单位、 企业和集团公司四个层级的安全风险清单。
400、依据《中国石化基层岗位风险识别指导意见》,安全风险的识别要遵循以下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