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HSE监督

401、依据《中国石化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规定》,企业安全部门应当组织( )及工程等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形成企业风险清单,并分解到相关部门。
402、重大隐患应落实“五定”( )、定预案要求。
403、对于隐患排查工作,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与效率,与相关方无关。
404、风险度变化后不需要对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进行调整。
405、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06、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持续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风险可接受。
407、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时应充分考虑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408、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是岗位员工落实岗位责任制的核心内容。
409、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410、实施隐患排查前,应在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形成如专业性隐患排查等各隐患排查表。
411、隐患信息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412、不可接受风险应按照安全管理、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应急处置及培训教育的顺序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413、对于动火点周围( )m范围内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414、二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min,应重新进行气体分析。
415、根据GB/T 4968《火灾分类》,A类火灾是指( )。
416、根据GB/T 4968《火灾分类》,B类火灾指( )。
417、火场逃生中,不正确的方法是( )。
418、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419、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
420、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在空气或氧气中因受热或自身发热。所发生的燃烧现象称为( )。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