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初级
161、混凝土预制构件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
162、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70°构件应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构件层间上部采用木垫块隔离。
163、预制构件应按照吊装顺序预先编号吊装时严格按编号顺序起吊;
164、预制构件与吊具的分离应在校准定位及临时支撑安装完成后进行。
165、装配式混凝士建筑应满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使用维护要求,不宜采用管线分离的方式。
166、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可以抽取部分缧栓检查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
16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围护部品在验收前应完成抗风压性能、层间变形性能、耐撞击性能、耐火极限等实验室检测
168、预制外墙接缝处理应避免接缝跨越防水分区,当跨越防火分区时,接缝室内侧应采用耐火材料封堵。
169、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结构布置方式。()
17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部件水平定位采用界面定位法,部件的竖向定位来用中心定位法。
171、预制构件饰面砖、石材、涂刷、门窗等处宜采取贴膜保护或其他专业材料保护。安装完成后,门窗框应采用槽形木框保护。
172、预制木楼梯与支撑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一端设置固定铰,一端设置滑动铰,其滑动及转动能力应能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在支撑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不宜小于100mm
173、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拉连接的夹芯保温外墙板应在保温材料部位采用刚性密封材料进行封堵。
17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应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经设计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175、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楼梯部品宜采用梯段与平台分离的方式。()
17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应具有连续的气密层,并应加强气密层接缝处连接点和接触面局部密封的构造措施。
177、当木构件符合防火要求和耐久性要求时,可直接作为内饰面。()
17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楼梯与主体结构宜采用不传递水平作用连接形式。
179、裝配式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时,连接设计应符合构造要求,并应按弹性设计,连接自极限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全刚性承载力。()
180、交错桁架的纵向不宜采用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等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