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最强操作-班组长-单选
221、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 )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
222、基层单位应当组织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作业活动和涉及的设备、设施等开展风险识别,建立( ),形成基层单位( )。
2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 )制度。
224、通过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27、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 )。
229、对于动火点周围( )m范围内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230、二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min,应重新进行气体分析。
231、根据GB/T 4968《火灾分类》,A类火灾是指( )。
232、根据GB/T 4968《火灾分类》,B类火灾指( )。
235、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
236、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在空气或氧气中因受热或自身发热。所发生的燃烧现象称为( )。
237、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 )。
239、石油火灾在灭火后未切断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的气源和液源的情况下,( )。
240、下列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中,属于消除点火源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