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错题
34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 )和( )的监督。
34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必要时,( )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34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单位或个人负有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
34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下()情况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迟报。
34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下()行为属于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谎报。
34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
34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事故的情况,涉嫌犯罪的嫌疑人逃匿的,司法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34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应包含事故已经造成初步的经济损失。
34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35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35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35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规定()。
353、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35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至少每3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355、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放射性的废物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此类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356、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年内曾因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违反国家规定,超标排放( )等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大气污染物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此类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357、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吨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358、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致使( )人以上中毒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359、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 )论处。
360、依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吨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