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初级工

721、721. ( )荧光观察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新鲜发光面的特点。
722、722. ( )利用点滴分析法可区分原油与发光矿物。
723、723. ( )钻井液的相对密度是指常温常压下钻井液与同体积的纯水的质量之比。
724、724. (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切力越大,悬浮岩屑的能力越弱,反之越强。
725、725. ( )利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的变化不能判 断像盐层、裂缝性碳酸盐岩层等特殊岩性层。
726、726. ( )下钻划眼或循环钻井液过程中出现油气显示时,必须进行后效气测或循环观察,落实到具体层位或层段上。
727、727. ( )因井漏未捞岩屑,待处理井漏后正常钻井液返出时,按原迟到时间捞取岩屑,这种岩屑因代表性差,应加以备注说明。
728、728. ( )遇井漏时应采用罐装气取样进行及时分析。
729、729. ( )钻井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当pH>7时,钻井液呈碱性;当pH=7时,钻井液呈中性;当pH<7时,钻井液呈酸性。
730、730. ( )在钻井液性能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只收集钻井液的类型、各项性能以及电阻率等,不收集测点井深。
731、731. ( )用迟到时间法计算出的油气上窜速度一定大于用容积法计算出的油气上窜速度。
732、732. ( )钻遇油层时,钻井液性能的变化趋势是:密度降低,黏度升高,失水量不变。
733、733. ( )钻进过程中发现油气显示时,应收集的岩性资料包括层位和显示层深度2方面的基础资料。
734、734. ( )当钻井液中发现极少量的原油时,可以不做钻井液荧光检查试验。
735、735. ( )原设计规定的项目发生变动时,地质观察记录要记录变动内容。
736、736. ( )RAM为只读存储器,断电后数据消失。
737、737. ( )硬盘为内存储器。
738、738. ( )COPY是将磁盘上一个或多个文件复制到另一个位置。
739、739. ( )在Windows系统中,资源管理器左窗口的“ ”号表示该文件下还有更小的文件夹未被打开,“ ”表示文件夹已全部被打开。
740、740. ( )碰压说明套管内水泥已被全部替出。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