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健康管理题库(判断)

34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
34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
343、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 )
344、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
345、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346、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 )
347、职业病防治法不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商企业。( )
348、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可发放货币替代职业病防护用品。( )
349、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350、多数职业病均有特效治疗药物,其疗效理想,可以逆转病程。( )
351、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无关。( )
352、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
35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应当标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接触限值、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及急救电话、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检测时间等。( )
35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工作场所入口处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或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
355、职业病危害检测中评价检测是指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过程中,委托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时所进行的检测。一般连续检测3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上、下午各检测1次。( )
356、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音,并且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噪声暴露等效声级≥70dB( )的作业即为噪声作业。( )
357、噪声体检最好脱离高噪声环境至少24小时后进行,否则听阈提高可能导致大量的听力复查对象出现。( )
358、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仅包括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中的文字材料。( )
359、工程控制是噪声防护的最好措施,无需考虑经济与技术可行性。( )
360、工业通风是降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预防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技术措施。( )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