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健康管理题库(判断)

421、预防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分别为: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二级预防,即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当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病的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 )
422、职业史是指劳动者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工种、岗位。( )
423、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3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
424、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
42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426、劳动者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权利,可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427、劳动者作业时要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噪声耳塞及防辐射设施等。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 )
428、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
429、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混合性粉尘。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 )
430、电焊工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
431、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
432、生产性毒物指生产中经常接触的有毒物质,也称为工业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
433、光气、二氧化氮、氯气、二氧化硫(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可导致肺水肿,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
434、慢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
435、汽油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
43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劳动者接触噪声强度8h 等效声级不应超过80dB( )。
437、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主要有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及爆震聋。前两者是生理性功能改变,属暂时性听觉位移,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则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后两者),听力不能完全恢复,内耳感音器官出现器质性退行性改变。( )
438、热射病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 40 ℃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439、工频电场、微波对人体的危害是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
440、电光眼炎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液、新鲜人乳和牛奶滴液效果明显。( )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