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警示月井控知识竞赛

1921、加大压井液密度所需加重剂的计算公式是:G=ρ1V(ρ2-ρ3)/(ρ1-ρ2)式中G—加重剂所需量,kg;V—加重前压井液体积,m3;ρ1—加重剂密度,g/cm3;ρ2—加重后压井液密度,g/cm3;ρ3—加重前压井液密度,g/cm3。
1922、压井液受到水侵后,其粘度变小,密度降低,应及时调整其性能。
1923、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
1924、压井液准备量一般为井筒容积的l.5-2倍,浅井和小井眼为3-4倍。
1925、选择压井液的原则是对地层损害最小、既不喷,也不漏。
1926、油水井的修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
1927、修井液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地层压力并考虑井眼的稳定附加一定的安全值。
1928、压井修井液密度的大小与关井油管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1929、修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值越大,在压井过程中调整的余地越大。
1930、发生溢流关井,压力有一个建立平衡的过程,所以,不能依据关井后即时读取的立压、套压值计算压井液密度。
1931、当泵压平稳,进口排量等于出口排量,进、出口密度近乎相等,这是井被压住的表现。
1932、修井作业时与钻井作业时相比,修井作业时所用的泵排量一般都较小,因此压井时选用的排量与洗井时相同,所以此时的低泵速泵压等于平时洗井时的泵压。
1933、对于低压井,采用正循环压井法不仅能达到压井目的,还能避免压漏地层。
1934、常用压井方法有灌注法、循环法和挤注法三种。
1935、泵的排量没有变化,而排返出修井液的流速突然加快,就表明有地层流体侵入。
1936、灌注法的特点是压井液与油层不直接接触,井下作业后很快投产,可基本消除对产层的损害。
1937、对于压力高、气油比大的井,采用反循环压井法易于成功。
1938、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立管压力。
1939、有技术套管和仅有表层套管的井,压井方法必然是不同的。
1940、在用重修井液循环时,随着重修井液在钻柱内下行,钻柱内的液柱压力逐渐增加,当重修井液到达井底时,此时循环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立管压力。
下一部分